F4技术部 版权所有

沪ICP2029945706 XML地图

2022年有哪些新型诈骗“套路”?

2022-02-22 10:29


2022年有哪些新的诈骗套路?
在过去的一年里,信用卡行业趋于精细化,同时,黑灰行业也呈现出团伙化、规模化、自动化等特点,犯罪形式多样。
小编结合媒体报道和公开信息,梳理了2021年以来信用卡相关风险案例,包括反催收联盟、代理投诉、ETC诈骗、假消费金融应用、数字人民币诈骗等,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为公众敲响警钟。
一、银行卡交易:利润小,危害大。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2020年,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的判决数量为3033起,但仅2021年1月至7月,判决数量就达到6209起。两卡黑灰行业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帮凶。一些银行卡交易参与者法律意识薄弱。虽然他们没有多少利润,但他们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最近,有一起黑吃黑案件截留赃款。
案例聚焦
2020年7月,王某某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办理了两张银行卡,加上儿子王某某的两张银行卡,一张名为江南的人出售了四张实名制银行卡。
然而,当王到达目的地时,他发现江南没有履行合同,所以他们发生了争执。王得知儿子王名下的银行卡仍在被诈骗分子从事非法活动的银行转账时,想出了黑吃黑的想法。他让儿子王报失,补办银行卡,并截获和了卡中仍存在的赃款。2021年2月26日,济宁高新区检察院以被告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盗窃罪向法院起诉。
二、信用卡还款:用卡养卡风险大。
灰色产业链信用卡还款历史悠久,专业信用卡持有人通过还款信用卡收取手续费。每次还款业务的收入不高,但大量业务的积累使专业信用卡持有人能够获得不低的手续费。然而,在信用卡还款的过程中,几乎所有没有真实消费背景的交易都违反了信用卡的使用规范,甚至违反了法律。
案例聚焦
2021年6月,资溪县人民法院一审结案,两名被告因非法从事信用卡还款业务被判处一年以上有期徒刑。
自2017年以来,被告江开始使用POS机为他人提供信用卡,他还雇佣了一名员工,他专门提供信用卡操作。当其他信用卡接近最后还款日期时,江先支付预付款,帮助用户还清信用卡账单。用户信用卡资金到达后,他以江的名义绑定了POS机,以虚构的交易方式提取信用卡资金,以收回预付款。截至事件发生之日,两人累计信用卡数量达到98张,POS机套现总额超过1526万元。被告江获得了大量收入,手续费预计超过10万元。
三、反催收:只收钱不办事。
近年来,由于监管机构对银行投诉解决率的评估要求,面对恶意投诉,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反催收联盟黑灰生产的机会。所谓的反催收联盟有两种常见的惯例。第一类是诱导催收员违反规定,恶意投诉,借此机会向银行等机构申请分期付款免息作为赔偿;第二类是伪造材料,假装弱势群体申请分期付款免息。
与此同时,也有一个团伙打着反催收的旗号作弊。他们以无为的形式骗取佣金和服务费的6%-20%,拿到钱后直接消失。债务人无意识地拖延了信用卡欠款的偿还,最终导致债务人承担额外的逾期滞纳金和罚息。
案例聚焦
2021年,湖北省宜昌市一家反催收机构宜昌思钱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及其负责人因涉嫌多起诈骗案被立案侦查,负责人最终被判刑。据悉,公司以提供债务优化有偿咨询、解决持卡人债务问题为名,收取债务人高额服务费,但签订服务协议后未提供服务。
四、ETC卡冻结?
2021年,诈骗团伙假冒高速ETC甚至交通管理局或交通管理12123,ETC诈骗手段不断升级。诈骗过程主要是:首先群发诈骗短信,通常附上钓鱼网站链接诱导点击,或者要求用户关注指定的假冒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然后让用户进入钓鱼网站,填写身份证号、银行卡号、二级图片支付密码等重要个人信息;最后获取付款验证码,转账。
案例聚焦
2021年6月13日下午15点左右,佛山小李(化名)收到交管局发来的短信,称其高速ETC处于禁用状态,需要点击网站解除禁用,推迟销户。因为小李平时经常用ETC,担心销户会影响他的出行,所以看完信息后没有怀疑,点击了短信附带的链接。小李根据提示填写了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等信息,然后收到验证码。根据网页提示,输入验证码后,可以等待解除禁用。